更新时间:
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,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,安阳、鹤壁、焦作、开封、洛阳、漯河、南阳、平顶山、濮阳、商丘、新乡、信阳、许昌、郑州、周口、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,并已持续10天。据天气部门预报,6月24日之前,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,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,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。
如今,浙中科创走廊“创新之钥、核心引擎”成效逐步明显,呈现出“56789”效应,集聚金华50%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60%的研发机构、70%的高新产业投资、80%的高层次人才和90%的省级以上科创平台,走廊对金华科技创新和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凸显,有力推动金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河南省委书记刘宁表示:“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定沿着高质量发展这条最优曲线、最佳路径迈进,以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牵引,着力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,加力支持实体经济,支持科技创新、扩大消费、稳定外贸等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强当前小麦田间管理特别是抗旱浇灌和‘一喷三防’,确保粮食丰产丰收,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,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。”
截至6月13日,全省大、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.48亿立方米,储量充足有保证,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,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;南水北调中线工程、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,地下水源较充沛,能够满足抗旱需求。5月下旬以来,对全省98.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.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,及时修复损坏设施,确保抗旱灌溉需要。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,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。
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,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,全社会研发经费(R&D)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。
在辽阳市急救中心,医务人员正在对送来的3名伤员进行检查和救治工作。“我们一定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,持续关注伤者情况,全力救治受伤人员。”辽阳市急救中心创伤中心主任牛世海说。目前,3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,暂无生命危险。
省应急管理、农业农村、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,分片包市深入一线、深入基层,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、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,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。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,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。